一、高校体育专业建设为全民健身提供重要人才资源
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该计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计划,归根到底要依靠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而非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研究健康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因此,高等院校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化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高校体育人才建设为全民健身提供重要人才资源。目前高等院校整个研究生跟本科生的整个设置是研究生学术性的有四个专业,有四个方向,本科设置了七个方向,其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和全民健身最密切的一个专业。近年来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学的学位点进入快速发展,基本涵盖了医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中,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学类的本科专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且条件进一步改善,制度化规划建设也初见成效,研究生学位结构也逐渐调整,特别是近几年专业学位发展也很快,在大大增强了我国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科研队伍的总体实力为全民健身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特别是研究生的队伍从50年代开始培养,近7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博士点有26个,还不含我们其他学科交叉的二级学科点,硕士学位点是93个,体育专业学位点是91个,应该说近年来发展更快,这几年都在不断的增加。社会体育专业05年统计是273个专业,它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山东这六个省,有19个专业占了百分之三十六点多,布点较少的是西藏,宁夏,甘肃,重庆,上海这六个省是13个点,所以整个区域的布局是东部比较多,西部比较少,我们的不同的院校类型273个,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分布在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体育类的院校分别是110个在综合的院校,有81个在师范院校,27个在理工类院校,16个在体育类院校,分别占了百分之四十多,这四类院校的分布点总体是占了百分之八十五点七一,其他还有少数的院校也有培养社体专业的,如民族类财经类农林类,还有医药类政法类这些都有少量的分布点。
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从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综合性院校师范类院校,还有我们体育类院校,一些高职高专各类院校每年培养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大概7.5万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结构上,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还无法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大众体育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问题
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在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需要加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人才的互联互通,形成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局面,为各类体育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培养的质量与全民健身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匹配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形成了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一个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专业结构性的失业,特别是社体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及时跟上需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步伐,导致培养出的大学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没有研究社会的需求,一些缺乏专业建设的长远规划,导致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矛盾。第二方面是目标模糊导致学生能力的结构性失业,不同的院校和不同的专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趋同性,总体目标存在过于宏观,不清晰,不明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第三个方面是课程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只决定人才培养似乎可以顺利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部分院校的调查中,也发现目前一个院校专业采取单一进程的学科体系,从而导致了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前体育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第四个方面是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不高,特别是高校社体专业部分学校的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不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导致社体专业所培养出的学生和体育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不能实行很好的对接。第五个方面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环节的薄弱,特别是在专业实践方面,高校都重视不够,专业的实践基地太少,大多数的院校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虽然各个高校将学生的专业实践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存在着计划落实不到位,要求不具体,措施不得力等这些问题都存在,所以说这五个方面是社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第一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别是社体专业应该以体育行业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实行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对接。第二个方面要确定以就业为导向对培养目标,正确的培养目标是旗帜,是引领社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社体专业的目标设置上,应该根据社会需求,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对应的人才,不能闭门造车。第三个方面要加强社体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因为传统的单一课程结构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构建组合化多进程的专业课程结构,在我们近期的研究中也有体现,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当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都会对人才培养产生影响,为解决供需矛盾依据社体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的搭建专业课程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学习成果蓝图。第四个方面是课程建设要对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因为课程是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平台,所以课程建设要对接职业能力的标准并创新出健身锻炼的实际工作内容,充实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以培养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第五方面就是加强实践环节和实践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弥补校内实践条件的不足,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实践,且在实践基地建设上强调产学研融合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小结
全民健身上升为全国的战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速度也加快,全民健身意识极大,加强组织网络也陆续完善,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群众体育蓬勃的发展。然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体育有效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这个是我们当前高校体育人才还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并且与社会脱节,特别是我们前面讲到社体专业的问题,特别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还有培养目标模糊导致学生的能力结构性失业,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专业结构性失业,还有我们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还有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不高等等这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刚才也提出了几点思考一个就是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还要加强我们专业课程的改革,课程建设要对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师资队伍建设要对接我们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