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社会为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分别为城乡户籍制度管理。与之相适应,我国体育也分为城乡两大部类,在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社会背景上运作,相互间少有交集。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推动下,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突破城乡界限大幅流动,城镇化大潮兴起,势不可挡,所到之处,城乡界限日趋模糊,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城乡分治的体育状态难以为继,改革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就需要我们跳出城乡体育分治的窠臼,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视角,基于新的社会现实,重新认识城乡体育的相互关系,面对挑战,对体育发展做出新的设计。
一、对农村体育的挑战
1、参与农村体育的基本群体发生变化
2017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7亿,男性占65.6%,其中50岁以下者为78.7%。男性青壮年是农村体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离开,使今天农村体育基本对象老弱妇幼,人称“613899”部队(儿童节、妇女节和重阳节)
农村人口老龄化态势严峻,规模大:2018年全国2.4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农村老人占46.22%;程度深:60岁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20.46%,城镇的这一比例为的16.13%;高龄化严重:80岁以上占60岁以上老人的12%。
2、农村体育环境发生变化
大量青壮年农民的离开,导致农村的“经济空心化,文化空调化,人口空心化等综合维度难题,成为农村空心化”.也有人称之为新“三农”问题:“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
2、传统文化衰落
中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村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地,我国大部分体育非遗的原生传承地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随着新三农问题的出现,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日趋衰落。大多数体育非遗项目缺乏经济上的自生能力,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堪忧,传承活动难以维系,保护很好的仅10.1%,较好的43.4%,有近半数的体育非遗项目处在确知濒危和潜在危险的状态。
二、对城市体育的挑战
在城乡体育分治制度环境中,近三亿农民工成为体育发展的盲区,他们人在城市,不属于农村体育的治理范围;他们户籍在农村,也不属于城市体育治理范围,成为社会边缘人。使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临巨大压力,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三、城乡体育分治既有模式的困境
尽管多年来我国一直将农村体育置于全民健身的重点之一,但实际上一直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最为薄弱的环节,找不到有效的着力点,根本原因是在城乡分治的旧格局中,农村体育实际上难有出路,只能随着城镇化进程衰落。就农村体育谈农村体育,农村体育的前景黯淡,当我们拘于农村的视野来看农村体育时,到处都是无法克服困难和障碍,与现代体育颇为隔膜的孩子、妇女和老人,体育观念落后、体育动机缺失、体育知识薄弱、政府支撑乏力、经费没有保障。并村后空置的学校危房,居民锐减带来死气沉沉,体育中坚力量的缺失,空转的危房,贫穷的村落等等。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城乡融合发展中农村体育的定位,三种体育方向,一是生态体育,二是生活体育,三是田园体育,城乡两栖人,农村空心化,城市病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让乡村对接现代文明,让城市受惠传统文化,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城乡两栖人的多种体育需要,由浅入深,城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生活体育,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农业劳动是理想的劳育,具有意义的多重性,场景性。是与生活结合最密切的身体劳动。今天的青少年多在城市长大,没有机会感受自然,感悟自然,体验自然节奏和生命的韵律,难以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体育的支撑,生态体育关联广泛,以健康为底色,带动衣食住行乐游,涉及到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等多种关系,需要坚实的社会支撑,其运作的基本单元是农村(村落)。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2017-06-12)。
四、结语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城镇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的同时发生。这一语境中的体育城乡分治,严重束缚了我国体育的发展,使我们对农村丰富的体育资源视为负担,忽视了城市对农村体育的激活效应,从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无法建立城乡体育互动的内生机制。城市体育和乡村体育都出现发展瓶颈。
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关系,也改变了城乡体育关系。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是今天中国体育振兴发展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