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团队和后备人才培养,按照天津体育学院2022年优秀本科毕业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安排要求,7月2日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全民健身研究智库)举办了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夏令营活动。
夏令营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邀请了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体育法学分会会长天津体育学院原副校长于善旭教授;天津市体育局原一级巡视员、党委副书记、天津市体育总会副会长、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社区发展贡献奖”获得者,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决策专家王洪先生;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博硕士研究导师、博硕士研究生以及暑期夏令营体育人文方向全体学员50余人了参加夏令营活动。
上午的夏令营活动以短片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和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概况。于善旭教授以:新修《体育法》,新征程中国体育迈向良法善治的重要标志为题,详细介绍了体育法制定、颁布、修订的整个过程,重点阐述了体育法在我国良法善治重要历史进程中的历史方位,详细介绍了新修体育法在立法提升上的特点和具体修订后的内容体系。体育法是我国各项体育事业的基本遵循,于善旭的教授高屋建瓴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为同学们深入了解新修订的体育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洪专家在北京冬奥会完满举办的背景下,为老师和同学们详细讲述了中国百年奥运的历程,从最初的艰难探索、奥运三问到成为奥林匹克强国的奋斗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做的努力与奋斗,以及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并展示了从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到历届奥运会的大量纪念奖章、奖牌等收藏。生动形象的介绍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奥林匹克运动和文化,启迪了同学们不断建设体育强国的奋斗热情。

下午举办了学术沙龙,体育人文社会学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围绕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现状;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及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北京奥运精神与中国精神;国外体育文化研究的十个关键词;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做了介绍,夏令营学员们踊跃参与研讨和交流。

此次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的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为老师和同学们的深入交流搭建了平台,得到了参会嘉宾、老师、同学们、学员们的一致好评,达到了夏令营活动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