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体育人文社科研究中心
 首页 | 中心概况 | 研究特色 | 平台建设 | 研究动态 | 管理文件 | 智库动态 | 全民健身政策模拟实验室 | 发展动态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消息>>正文
 
深圳大学席翼教授作《一二线城市社区运动场地建设困境与破局路径》专题学术讲座
2023-04-26 10:24   审核人:


4月20日下午,深圳大学席翼教授应邀在我校行政楼报告厅作题为《一二线城市社区体育场地建设的困境与破局路径——先行示范下的深圳地区探索》的学术讲座。席翼教授现任深圳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深圳大学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专家、中国体质协会理事、深圳市全民健身协会秘书长。本次学术讲座由社会体育学院副院长、体育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全民健身研究智库)常务副主任王旭光教授主持。我校师生160余人聆听了讲座。

席翼教授从学术理论研究和服务社会实践的层面,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的案例给师生展示了一线城市体育场地面积缺口问题是如何突破与解决的。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研究将深圳列为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席翼教授认为,这一要求抓住了全民健身的核心,而破解健身“到哪儿去练”,既是体育发展的关键,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依照《意见》中深圳要“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定位,对标欧美国家人均4.0平方米,深圳应不低于人均3.5平方米的标准,那么,南山目前缺口为30-80万平米(约2-4个荔香公园面积大小)。

在寸土寸金的南山区如何破解体育场地面积缺口问题,席翼教授提到从两个层面实现突破,为全国做出示范。第一个是理念突破,在席翼教授看来,要解决体育场地的建设问题首先要在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管理与监督制度建设等方面突破。第二个是解决途径突破,体育场地设施解决路径以增量体育场地、非体育空间转化体育场地、存量体育场地挖潜升级为着力点,实现的路径从5个方面来入手:屋顶笼式运动场地建设、立交桥下转换体育场地、社区公园体育元素提升工程、学校与社区体育场地提升工程、小区零星体育场地设施。在屋顶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可采用公建公用、公建私用、自建自用、公建公营、自建自营等七种模式来解决体育场馆不足的问题,并通过体育局制定相关标准和程序引导社会建设

而解决燃眉之急最大的因素就是学校体育场地。席教授表示学校体育场地是解决全民健身场地问题的关键,学校体育场地的提升工程,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要把它放到全民健身去哪儿练这个大的问题去考虑,从十分钟健身圈这个问题去着想,最大化的吸引群众来健身。通过采用露天体育场地下挖(游泳池/停车场)与叠建(架空层)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拓展存量体育场地的空间。一线城市学校体育场地的“上天入地”模式不仅实现了集约化学校用地,降低新建学校占地门槛,还全面解决了学校因建筑面积不足而导致的功能缺失的顽疾。此外,彻底解决了学校体育场地需求,切实提升了体育场地的使用效率,并升级了体育设施。与此同时,席教授指出还要考虑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建筑因素,引入由第三方来管理的方式实现白天学校使用晚上群众使用的双重权力,兼顾了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的必备硬件,构建了社会体育场地的新模式(南山模式)。通过这一“上天入地”与“双重权利计划”的实现,“风雨场地”与群众锻炼场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提高了体育场地的使用效率与运动舒适度。

席翼教授以其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师生。讲座结束后,席翼教授还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详细解答了大家的疑问。现场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开拓了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路径探索的视野,对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上一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 天津社会科学院张宝义研究员应邀来我校做专题学术讲座
下一条:体育人文社会学方向暑假暑期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关闭窗口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东海道16号 邮编:301617

  电话:23016380 邮箱:tyskz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