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迅速,提出了为全民健身进行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天津体育学院在过去单一培养体育教师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扩大办学门类,更加广泛地为社会服务,培养多样化体育人才的路径。
1984年我国在奥运会上,取得奥运会冠军零的突破之后,中共中央发出了“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体育界开展了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1987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全民健身战略和竞技体育战略协调发展”,首次使用“全民健身”概念。1991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
在我国明确提出全民健身、社会体育等概念,加快群众体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天津体育学院进一步确立为体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主动与原国家体委群体司联系,开始围绕社会体育与全民健身,从科研与办学的多个方面迈出了积极探索的步伐。
1991年,天津体育学院与原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建立合作工作关系,1993年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社会体育科学研究机构所。在国家体委直接领导下,积极投入全民健身相关制度和工作研究。
一个方面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系列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天津市开始试行“社会体育辅导员制度”,得到原国家体委的关注。1991年,原国家体委联合天津市体委、天津体育学院共同开展“社会体育辅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研究。通过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研讨、座谈、在天津市机械工业局试点培训等,1993年形成“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建议草案”。经过原国家体委群体司司和政法司修改审定之后,1993年12月4号,国家体委的19号令正式颁布,1994年6月正式实施。1995年8月2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第十一条:国家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社会体育活动进行指导。
随后,天津体育学院教师在陈家琦老院长的带领下,编撰了国内第一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试用),最早开始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近年来,相继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的“进一步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实施工作”(2001),“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意见”(2005年)、我国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调研(2007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颁布实施)研制和起草工作。
参加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期评估工作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专项评估(2015)。承担完成《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评估报告(2011—2015)》(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的撰写,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采纳。2015年 12月28日《评估报告》由总局办公厅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等,要求各地认真阅读思考,不断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改革发展,进一步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作用。研究团队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2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与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发布群众体育蓝皮书《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报告(1994—2014)》(2016年),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并获得体育科学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在相关研究工作基础上,2017年研究团队承担完成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委托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修订研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转型升级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社会化建设以及指导员分级分类体系的重构、指导员志愿服务的星级评价、指导员工作保障和激励机制提出系列工作方案。目前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天津等省市开展试点工作。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研制工作。党的十四大提出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1993年原国家体委颁发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坚持社会化方向,加快群众体育的发展,制定全民健身计划。天津体育学院和天津市体委联合承担了国家体委软科学研究项目“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的研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包括:国外健身计划研究与比较、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的调查报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框架。1993年12月10日,原国家体委主任吴绍祖,视察天津体育学院,听取全民健身计划和社会体育科研所建设情况的汇报时,说:关于全民健身计划,我从你们这里得到一个概念,就是可以搞,这个决心可以下了。进入起草阶段后,研制团队经过了数十次修改,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等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讨论,社会各界广泛进行参与。1995年6月3日,经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6月20日正式实施。
受国家体委的委托,天津体育学院还开展了中华体育健身方法的搜集和整理,编写全民健身计划文集等。承担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多个阶段实施方案的研制工作。承担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委托的《中国全民健身发展10年(1995—2005)》(2006年)、《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情况的报告》(2011)的撰写任务,获得群体司采用,形成正式向国务院提交和向社会发布《中国全民健身发展10年(1995—2005)》、《<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十五年》白皮书。2005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支持下,天津体育学院举办“纪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行十周年专家论坛。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提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的任务。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在原管理系中,试办专科层次的“康乐体育管理”专业,为大型宾馆、饭店培养管理与指导人才。1994年开始论证建设社会体育专业,国家教委批准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为新增设的《普遍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的“试办专业”,开全国先河。1995年天津体育学院正式将管理系改名为社会体育系。1995年秋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正式招生,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来到天津体育学院学习。
在天津体育学院的带动下,广州体育学院于1996年经广东省教委批准正式招收社会体育专科学生。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院校,都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社会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途径。1997年,在国家进行新的高等院校本科目录调整之际,天津体育学院联合广州体育学院建立“社会体育专业论证组”,对设立“社会体育”专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社会体育专业”纳入《普遍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到2006年,全国社会体育专业达到173个。
当时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将人才培养定位由单位和社区体育管理人员调整为面向体育市场商业健身场所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建立了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培养体系和模式。2012年开始,社会体育专业开始招收高尔夫球专业方向学生,并逐步扩大规模。也曾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根据体育旅游市场的需要,培养户外运动人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通过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路和决策,是非常英明、完全正确的。它符合社会进步趋势,顺应改革和民众需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体育的根本宗旨,因而才能产生全民健身持续蓬勃发展的局面。从《纲要》开始,全民健身成为中国特色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并不断在其后的《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国家立法中,以及在其后各个国家发展规划、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得以体现,而且有了2011年之后与国家五年规划同步的全民健身计划的常态,2014年进一步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时代对全民健身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天津体育学院需要不断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地与全民健身发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