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10日,国家体委部门规章《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正式施行,由此开启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30年来,这项改革开放后较早建立的体育新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其重要地位,不断进行制度自身的调整和优化,产生了良好的实施成效和社会作用,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创造了基础性的制度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工作支撑和规范保障。在“三十而立”的重要节点,于善旭教授对该制度发展进行全面的历史考量和推进探讨,特别是以今日之眼光深化其学术凝练和理性论析。
论文首先将该制度发展历程划分为创立启动、持续推进和加快发展三个阶段,结合背景分析进行了各阶段发展特色与样态的总结概括,揭示了该制度与全民健身发展的紧密关联和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其后,从体育事业发展和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环境、全民健身组织化和科学化的内在要求、深化改革和加强法治的支撑保障以及在全球化中发展贡献等多个视角,对该制度发展的推进动力与时代意蕴进行分析,表明该制度能够持续实施产生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与内外部多方面需求的能动适应和紧密契合,得益于各种因素与力量的综合促推、激励和保证。最后,根据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并结合制度实施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对制度再发展形成的新需求新挑战,从直面难题提升治理、落实《体育法》完善配套和解决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展突出问题等重点方面,提出该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应对方策。
该论文发表于《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阅读全文请点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IlN1x-O4CHc_XP9XdWkYg